@KTzone » 消閒 - 會員聊天 » 我們的偏見


2009-9-14 09:45 lacy
我們的偏見

[size=4]在大學念音樂的四年,每天都要聽很多很多古典音樂,真會聽得有點怕。所以在課餘時,例如駕着車,便一定一定不會再聽古典音樂。當時在車上最喜歡聽「的士高音樂」,例如Bad Boys Blue 的 You'a Woman、Bananarama的 Love Inthe First Degree、Rick Springfield 的 Stand Up等等,可以一邊拍打着駕駛盤,一邊跟着節奏搖擺身體。可以暫時「反叛」一下,但求平衡因長期被強制性地規定要聽古典音樂,又要穿得很高雅地進進出出古典音樂會的不平衡心理。所以即使到了現在,當別人問我「你最喜歡什麼類型的音樂」時,我的答案是跳舞音樂。不管是美好的八十年代的士高音樂也好,是拉丁音樂也好,是hip hop 也好,是肚皮舞的音樂也好,甚至是草蜢和梅艷芳的快歌也好,我就是喜歡能令人卸下武裝,忘形地跳個不休的音樂。

英國劍橋大學的心理學家Jason Rentfrow做了一項調查,發現人們普遍對不同音樂類型的愛好者,都有一個根深柢固的模式化、類型化觀念,甚至可以說是偏見。對於大部分人而言,音樂彷彿就是一個人性格的蓋章,所以你喜歡什麼類型的音樂,就代表你是哪一類的人,屬於哪一個社會階層。

Rentfrow做了一連串的街頭訪問和校內調查,他要求參與者對六種音樂類型,包括古典、爵士、電子、流行、饒舌及樂與怒的喜好者作出評論,看看他們應該擁有哪一類性格,來自什麼階層,會抱有怎樣的價值觀和過怎樣的生活。結果顯示,百分之七十七的人對於古典、饒舌和爵士這三類音樂的喜好者都有很清晰的共同意見,例如都認為古典音樂愛好者多數是白人,來自上流社會;饒舌音樂喜好者多為黑人,他們有活力但有時候對人存在敵意,而爵士音樂愛好者通常友善而情緒穩定,挺有責任感。Rentfrow認為,人們有這樣的印象,可能是這些音樂的表演者,在傳媒塑造下已經形成一種特質,而擁戴他們的音樂喜好者也承襲了他們的特質。久而久之,某種音樂代表某類人,就變成了人們作為對認識不深的陌生人分門別類的指標。[/size]

頁: [1]
查看完整版本: 我們的偏見


Powered by Discuz! Archiver 5.5.0  © 2001-2006 Comsenz Inc.